紫藤
豆科紫藤属植物
紫藤(Wisteria sinensis (Sims)Sweet)是豆科紫藤属落叶藤本植物。茎左旋;小叶纸质,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小托叶刺毛状;花梗细,花冠紫色,基部有两枚柱状胖眠体;子房密被茸毛;种子呈褐色,扁圆形,具有光泽。花期4-5月,果期5-8月。 紫藤主要分布于河北以南黄河长江流域及陕西、河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植物学史
命名由来
林奈将紫藤归为大豆属(Glycine L. ),1818 年,Thomas Nuttall 利用植物的花、果实、叶部特征将紫藤从大豆属(Glycine L. )中鉴定分离开,并用属名纪念 Caspar Wistar(1761—1818 年)及其家族中其他成员。经过大量学者对紫藤属进行分类学研究,陆续出现了较多的异名,例如 Phaseoloide Duhamel、Bradlea Adans、Kraunhia Raf. 、Diplonys Raf. 、Thysanthus Elliott 等。 直到 1988 年,“Wisteria Nutt. ”被保留并收录至国际植物命名法规(Berlin code)的附录中。
栽培历史
紫藤的育种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最早始于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8 年),选育目标是长花序、不同花色以及具有香味的品种,并集中于多花紫藤(W. floribunda),品种数量达到 10个以上,例如本红藤、白野田藤等,是最古老的栽培品种。
第二阶段为 1869—1994 年,日本明治时代(1868—1912 年)紫藤育种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培育品种约有 20 个,包括多花紫藤品种‘多米诺’‘ Ebicha’‘Hionbeni’‘Kochonomai’‘Kokuryu’‘Kuchibeni’,短齿紫藤品种‘Okayama’ ‘Shiro kapitan’‘Showa beni’;随着日本对外贸易的开放,以及欧美国家对紫藤品种兴趣日益增加,原产于日本、中国的紫藤不断被出口至国外,荷兰、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开始重视紫藤新品种培育,以观赏性和适生性为选育目标,同时品种不断商品化。
第三阶段为 1995 年以后,即澳大利亚 Peter Valder 掀起的紫藤定向杂交育种,欧洲、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进行了紫藤与其他种或品种间的杂交和选育,建立了一个具有丰富花色、叶色及多样形态的品种群,有近 90 多种的紫藤资源。
形态特征
大型藤本,长达20余米;长达20余米;茎粗壮,左旋;嫩枝黄褐色,被白色绢毛;羽状复叶长15-25厘米,小叶9-13,纸质,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小叶较大,基部1对最小,长5-8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钝圆或楔形,或歪斜,嫩时两面被平伏毛,后无毛,小托叶剌毛状;总状花序生于去年短枝的叶腋或顶芽,长15-30厘米,径8-10厘米,先叶开花;花梗细,长2-3厘米;花萼长5-6毫米,宽7-8毫米;密被细毛;花冠紫色,长2-2.5厘米,旗瓣反折,基部有2枚柱状胼胝体;子房密被茸毛,胚珠6-8;
荚果线状倒披针形,成熟后不脱落,长10-15厘米,宽1.5-2厘米,密被灰色茸毛;种子1-3,褐色,扁圆形,径1.5厘米,具光泽。花期4-5月,果期5-8月。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河北以南黄河长江流域及陕西、河南、广西、贵州、云南、北京。生于海拔500-1000米间的山谷沟坡、山坡灌丛中。
生长习性
紫藤对多种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具有抗性。它喜光,略耐荫;比较耐寒,在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生长良好,但也耐瘠薄以及水湿;它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素砂土、壤土、轻粘土之中都能够进行正常的生长,在砂壤土中表现良好;具有一定的耐盐碱性,在pH是8.8、含盐量0.2%的盐碱土中也能够正常生长。因属深根性植物,主根很长,侧根很少,故在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特别良好。
繁殖方法
扦插
包括用硬枝扦插和根插。在秋季或第二年3-4月枝条萌芽前进行,操作时选取1-2年生的粗壮嫩枝,剪成10-15厘米长的插穗,直插或斜插于事先准备好的苗床,扦插深度为插穗长度的2/3。插后喷水,保持苗床湿润,加强养护,成活率很高,当年株高可达20-50厘米,两年后可出圃。根插是利用紫藤根上容易产生不定芽来进行。一般在3月中下旬挖取0.5-2.0厘米粗的根系,剪成10-12厘米长的插穗,插入苗床,扦插深度保持插穗的上切口与地面相平,插后要注意苗床湿润。
播种
根据土地面积计算好播种量。播前将紫藤种子用 50℃温水浸种24 小时,种子与水的比例为 1∶3,浸好后的种子用 0.5% 的高锰酸钾杀菌消毒 20 分钟(限于种胚未突破种皮的情况下),捞起沥干。3 月播种,条播 , 要开播种沟再播种。播种沟走向(苗行)与苗床宽度方向一致。按计划播种量将种子均匀播于沟内,播完后覆盖一层厚1~2cm 的疏松细土,并用稻草、锯末、谷壳等覆盖,保持土壤湿润和防雨水冲刷,根据情况保持土壤半湿润状态,以利种子萌发。约 30~40天后种子发芽,逐步撤去覆盖物,幼苗需培育 2 年才能定植。
压条
在落叶后进行,操作时,选取两年生健壮枝条,在压条处削去部分皮后裹以水苔或压入土中,并时常浇水,保持湿润,促其生根,待其发根后,将其和母体分开即可种植。
分蘖
可在落叶后发芽前进行,操作时,切取根际发出的幼小植株切下移植即可。
嫁接
一般用于优良品种的繁殖,可将优良品种嫁接在普通砧木上。嫁接可在春季萌动前进行,枝接、根接均可。根接时一般以一两年生枝条嫁接在另一株的根上,盆栽时最适宜采用根接。
栽培技术
先于播种前一年冬季将大田耕一遍,施入充分腐熟的饼肥,用量为每亩 200kg,用旋耕机旋 2~3遍,将大田旋平,土壤充分旋碎。根据苗田做床,按 1.5m 宽打线开沟,露地苗床通常宽 1.2m 左右,长度根据地形设 10~30m,步行道(沟)宽 30cm,本地宜选择高床,床面比步行道高20~30cm,有利于通气排水和增加肥土层。
紫藤属于强直根性植物,侧根少,不择土壤,但以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为最宜,过度潮湿易烂根。在移植定植时应尽量多掘侧根,并带土球。移植多于早春进行,移栽前须先搭架,并将粗枝分别系在架上,使其沿架攀援。
春夏之交,苗木处于旺盛生长期,需水量较多,宜灌溉 2~3次。梅雨季节,应注意排水,夏季干旱需增加灌水次数。秋末,为使组织老健,利于越冬,一般不灌水。冬季不灌水。可结合浇水进行追肥,以提高肥效。6~8月上旬每亩追尿素3~5kg,边追肥边浇水。每隔10~15天1次,少量多次,以防伤根烧苗。8月下旬停止追肥,以防止苗木徒长,利于越冬。
病虫防治
紫藤应在整齐清洁、通风良好,光线充足的环境下栽培,并应及时清除枯枝和落叶。重病的植株应拔出后掩埋或焚烧,以消除感染源。病情较轻的植株要切除感染的枝条和叶片,并及时喷洒杀菌剂,防止病虫害蔓延。
紫藤软腐病可用50%多菌灵可溶气雾剂1000倍液或50%甲基营养可溶气雾剂800倍液控制。如果软腐严重,导致植株腐烂,应及时清除,焚烧或掩埋,以免感染其他植株。紫藤灰斑病主要损害叶片。在发病早期,使用50%硫氰酸甲酯甲基硫悬浮液800倍液或40%多菌灵悬浮液500倍液进行控制,每10天喷1次,喷2~3次。
常见的有潜叶细蛾、蜗牛、介壳虫、蚜虫等。秋天落叶时,应及时清除掉落的叶片进行焚烧、掩埋。
蚜虫是紫藤花叶病的主要传染途径,一旦发生蚜虫,应及时喷洒45%乐果乳油1200倍液或2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进行控制。
为防止潜叶细蛾越冬,应在5~7月成虫出现或5月下旬到9月中下旬幼虫出现时,及时喷涂1000倍液的40%氧化乳液或3000倍液的2.5%溴氰菊酯,至少喷洒3~4次。
蜗牛通常在春季和夏季的雨季出现,应定期将石灰粉撒在种植园或栽培框架周围。紫藤栽培环境通风不良时,常会引起介壳虫,可喷洒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800~1000倍液的蚧必治控制。
主要变型
白花紫藤(Wisteria sinensis f. alba (Lindl.) Rehder & E. H. Wilson)花白色与原变型不同。产地中国湖北。
[丰硕]紫藤(Wisteria sinensis 'Prolific'),茎逆时针缠绕,花冠蓝紫色,通常紧随豆状荚果。
[卡洛琳]紫藤(Wisteria sinensis 'Caroline'),茎顺时针缠绕,花冠浅蓝紫色。
主要价值
药用
紫藤的茎或茎皮具有利水,除痹,杀虫之功效。常用于水癊病,浮肿,关节疼痛,肠寄生虫病。《梦溪笔谈·补笔谈》:“黄镮即今之朱藤也。天下皆有,叶如槐,其花穗悬,紫色如葛花,可作菜食,火不熟,亦有小毒。京师人家园圃中,作大架种之,谓之紫藤花者是也。实如皂荚。《蜀都赋》所谓青珠黄镮者,黄镮即此藤之根也。古今皆种以为庭槛之饰,今人采其茎于槐干上接之,伪为矮根。其根入药用,能吐人。”
紫藤根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之功效。常用于痛风,痹症。
《浙江民间草药》:“治经络风气,补心。”
《河北中草药》:“利水除湿。治关节炎。”
食用
据清末成书的《燕京岁时记》记载:“以藤萝花为之者,谓之藤萝饼。皆应时之食物也”。明代周王朱橘所著《救荒本草》,把紫藤花称为“藤花菜”,是灾害时期的救命菜。在中国河南、山东、河北一带,人们还常采紫藤花蒸食。北京的“紫萝饼”和一些地方的“紫藤糕”、“紫藤粥”、“炸紫藤鱼”、“凉拌葛花”、“炒葛花菜”,也是人们用采来的紫藤花经过蒸或炒,加工制作而成的。
绿化
由于紫藤树寿命长,通常作为优良的观花藤本植物,被种植在城垣、石壁。古代的文人们还热衷将其作为题材来咏诗作画。成年的紫藤树开花繁多,植株茎蔓蜿延屈曲,紫色的花序一串串悬挂在绿叶藤蔓之间,狭长的荚果随风摇曳,景色十分迷人。紫藤在近现代风景园林中应用广泛,宜作棚架、门廊、枯树、山石、墙面的绿化材料,也可修剪成灌木状植于草坪、溪水边、岩石旁,还可用于盆栽。
紫藤对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对空气中的灰尘有吸附能力。
盆景栽培:紫藤主干自然变化多端,萌芽力强且耐修剪,是优良的树桩盆景材料。可选用根茎粗大古朴、干形弯曲变化、又易开花的老茎,植于观赏盆中,以自然式培养树型。
乔木化栽培:紫藤经过修剪,可具有乔木树型,非常美观,可种植于宽阔的绿化空间。紫藤是一种具有极强攀缘能力的藤本植物,在乔木化栽培过程中要及时剪除多余的萌蘖、分枝,促成树型形成,一般需要3~4年。
藤架绿化:紫藤生长势强、枝条柔软,藤架式绿化形式可以达到很好的绿化遮荫效果,因此在公园、小游园内,藤架绿化是目前紫藤主要的绿化栽培形式。
隔离带、墙面等立体绿化:紫藤具有爬蔓特性、管理粗放、观赏性能好等诸多优点,通过适当的修剪可以进行道路隔离带、墙面等立体绿化。在实际应用中需对生长多年的大型枝蔓进行固定,防止塌落。
园林造景模式:紫藤枝条柔软,经过人工培养可以修剪成任意造型,例如球形、立体墙面,或修成花篱。
植物文化
紫藤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国画的重要题材,历史上的文学家们也写过不少赞美紫藤的诗篇。《花经》有曰:“紫藤缘木而上,条蔓纤结,与树连理,瞻彼屈曲蜿蜒之伏,有若蛟龙出没于波涛间。仲春开花。”
紫藤作为布置庭园和荫棚的著名观花藤本植物之一,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梦溪笔谈》、《植物名实图考》等古籍中均有涉及,还衍生出了大量与之相关的文化,成为古今文脉延续的重要载体。
春有紫藤,夏有凌霄,两者都有宏大的气势,深得国人喜爱。唐代李白《紫藤树》日:“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诗中把紫藤同香风美人摆在一起,刻画了紫藤优美的姿态和迷人的风采。晚唐名相李德裕在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功绩显赫。他与唐武宗君臣相知成为晚唐的绝唱。李德裕喜爱紫藤,在《忆新藤》诗中说:“遥闻碧潭上,春晚紫藤开。水似晨霞照,林疑缣风来。清香凝岛屿,繁艳映莓苔。金谷如相并,应将锦帐回。”把紫藤喻为朝霞和彩凤,清香凝结在小岛上久久不散。
也有人认为紫藤攀附树木,像蟒蛇缠绕食物一样使树木枯死。这种攀附性,不管是因弱而就势,还是因生而曲意,都应谴责。持这种观点的人最有名的是唐代白居易,他在《紫藤》一诗中说:“藤花紫蒙茸,藤叶青扶疏。谁谓好颜色,而为害有余。下如蛇盘曲,上若绳萦纡。可怜中间树,束缚成枯株。柔蔓不自胜,袅袅挂空虚。岂知缠树木,千夫力不如。先柔后为害,有似谀佞徒。附著君权势,君迷不肯诛。又如妖妇人,稠缪蛊其夫。奇邪坏人室,夫惑不能除。寄言邦与家,所慎在其初。毫末不早辨,滋蔓信难图。愿以藤为诫,铭之于座隅。”
相关报道
中国成都市新都区桂湖公园紫藤
桂湖紫藤,位于新都区桂湖公园正门内两侧,相传为明代新都状元杨升庵所植,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大的一株主干直径86厘米,小的一株32厘米。枝蔓在大门正上方交缠,向东西两个方向绵延延伸90余米,形成一座全国罕见的百米紫藤长廊,总覆盖面积400多平方米,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藤王”。
日本栃木县足利公园紫藤
日本栃木县足利公园有一棵144岁左右的紫藤,虽然它不是世界上最大的紫藤,但面积也足足有1990平方米(世界最大的紫藤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面积为4000平方米)。虽看起来像树,但它其实是藤蔓植物,茎杆具有缠绕性,需要用钢铁支架作为支撑。每到花开时节,一串串蝴蝶形状的花朵垂直向下,犹如紫色瀑布一般,壮丽迷人、如梦如幻。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6 16:24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参考资料